中国国际新闻传媒网(殷苗云棋)新疆电 为讴歌党的丰功伟绩,喜迎党的二十大即将胜利召开之际,库尔勒市和什力克乡萨依力克村结合“七一建党节”主题,陆续开展“学党史、感党恩、晒幸福”、“讲述军旅故事,追忆峥嵘岁月”等系列活动,组织群众开展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系列主题活动,充分激发居民群众对学习党史参与的积极性。

学党史、感党恩、晒幸福,民族团结一家亲——“50、60”后的红色一日游
7月2日,萨依力克村结合红色系列专题活动,组织20村里20余名老人开展“民族团结一日游”活动。为了保证出游老人们的安全,村支部科学部署,精心策划,由驻村干部驾车,携1名随从队医配备夏日炎热高温常用的医药用品。

上午8时整,萨依力克村村口乍现一道五颜六色的风景线,仔细一瞧,那是村里的“50、60”后的维吾尔族阿姨、婶婶们穿着漂亮的花裙子早早的来到指定登车地点,满心欢喜的等着今日活动的“向导”——驻村干部孙春梅。
旅游大巴缓缓开启,车上响起了那首耳熟能详的《东方红》,这是一代人的记忆,老人们用清晰的国语唱着“东方红,太阳升······”,拍子合着曲调,怀念着他们记忆里留存的那段关于伟人毛主席的青春岁月。

驻村干部们带着老人们先后参观了科技馆、规划展示馆、体育公园等近年来开放使用的地标建筑。每到一处,老人们都兴奋的像个孩子,纷纷拿起手机拍照留念,内心感慨万千,看到一座城市40年的发展和变化,深刻明白“今非昔比”赋予的历史意义,跟随历史走了一段改革发展岁月,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骄傲和自豪。
一位78岁的老人说:“看到国家发展的这么好,非常的骄傲。如果村干部今天没有带我们来这里,我这辈子都不知道家乡现在建设的这么美,感谢党和国家!小时候印在黄书包上的“为人民服务”不是口号,是传承!在党的生日之际,我要表达对党的敬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美好幸福的生活。”

本次出游活动,不仅让老人们走出家门,在相处中增进相互了解,丰富了老人们的生活,更拉近了群众与党员干部的距离,为争取人心、凝聚人心、团结群众有了很大作用。
讲述军旅故事,追忆峥嵘岁月——新时代女性新生活与新作为
“作为新时代的女性,要与时俱进,各民族妇女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自我成长进步。”这是萨依力克村热娜古丽对记者说的话,也是新一代妇女渴望进步的心声。
7月3日,萨依力克村妇联带领妇女代表走进铁门关市,听老一辈讲述驻疆开荒的故事,学习历史,修正自我,守正创新。

妇女代表们通过老兵的叙述再现了二师将士渤海建军、屯垦戍边、生产建设、再创辉煌同时段的创业历程。很多20世纪50年代进疆的军垦战士,都住过一种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用泥草盖的房子——地窝子,进房子时要下“楼梯”。还有更多的战士,喝过渠水、塘水、泽地里的水。这桩桩件件的历史故事让“古丽”们为之震撼,要将传承艰苦奋斗、勇于进取、敢于开拓的兵团精神与新时代女性精神结合,带着孩子、带着家人,走进职场拼搏,建设新生活、走向新时代舞台。
萨依力克村妇联主任如合古丽·托乎提看着这些新时代女性的笑脸说道:“一个女人的幸福不仅在于她的素质优秀,更在于她的家风优良。女性不仅要追求个人进步,不断推动个人素质优秀,还要追求家庭进步,不断推动家风优良,实现好美好生活的新幸福”。

听了妇联主任的话,“古丽”们纷纷表态:有了党的好政策,解放了各民族妇女尤其是部分封建思想的妇女同胞,生活越来越美好,妇女同志应自信自强,以新的定位、新的状态成为美好生活的生动载体。

此次萨依力克村通过红色系列主题活动向“七一”建党节献礼,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增强了党员的党性意识、群众观念,加强了党员和群众之间的感情联系,更是鼓励新时代的女性,要争做美好生活的向往者、享有者,平衡梦想与生活。下一步,萨依力克村将继续按照上级党委要求,严格“党委引领,社会化共建、共治,邻里式共享”的工作模式,真正把初心和使命变成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原动力,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做好乡村振兴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通讯员:马强)
【责任编辑:周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