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国际新闻传媒网(殷苗云棋)新疆电 2022年8月26日上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召开线上新闻通气会,向媒体通报新疆公安机关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推进“喜迎二十大忠诚保平安”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等情况。
2020年8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国人民警察队伍授旗并致训词,这是公安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为新时代公安队伍建设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两年来,新疆公安机关以重要训词精神为引领,紧密结合“喜迎二十大、忠诚保平安”主题实践活动、“公安心向党、护航新征程”主题宣传活动和党史学习教育、公安队伍教育整顿,忠实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切实肩负起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的新时代使命任务,狠抓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措施落实,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不断筑牢忠诚警魂
两年来,新疆公安机关广大公安民警辅警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牢记重要训词精神,忠实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以忠诚信仰、担当精神引领实际行动,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扎实打牢听党指挥、忠诚使命的思想根基。

——全区厅、地、县三级公安机关分别举办政治轮训班500余期,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重要训词精神上下功夫,不断掀起重要训词精神学习宣传贯彻热潮。
——始终抓紧队伍建设这个“根本”,坚持政治建警、改革强警、科技兴警、从严治警、从优待警,确保队伍时时刻刻保持严明纪律和旺盛战斗力。
——深入开展公安队伍教育整顿,集中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执法权力运行监督制约管理机制,全区公安机关共修订、出台各类制度规范310项。
——持续深化公安改革。公安厅机构改革和地县公安机关“大部门、大警种制”改革顺利推进,厅地县三级食药环机构、情报指挥中心完成组建。派出所“一室三队”和“站室合一、警网融合”等改革稳步推进,基层基础不断夯实。
——制定自治区公安厅党委巡察工作五年规划,常态化开展政治巡察,对主要警种部门政治巡察全覆盖。2022年,公安厅党委对部分地州公安局党委开展政治督查。
——加强职业荣誉激励,两年来,新疆公安机关1个单位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模范公安单位,29个集体被公安部荣记集体一等功,2个集体被评为全国优秀公安局,19个集体被评为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10个集体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24名民警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8名民警被评为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30名民警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10名民警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2名民警获得全国“公安楷模”称号,2名民警获得全国“最美基层民警”称号,1名民警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区公安机关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立功受奖。
取得反恐维稳斗争压倒性胜利
两年来,新疆公安机关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将维护稳定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重于泰山的政治责任,在尖锐激烈的反恐斗争中冲锋陷阵、勇往直前,取得了反恐怖反分裂斗争的压倒性胜利。全区已连续5年多未发生暴恐事件,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

——提前打掉一批危害国家安全的团伙,抓获一批犯罪嫌疑人,挫败敌人渗透颠覆破坏图谋,坚决捍卫国家政治安全。
——围绕新疆山地、沙漠、戈壁、高原等特殊地域环境,加强全警实战大练兵,有效提升基层民警应急反制能力。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深入开展源头治理,有效防范极端思想蔓延。
持续强化公安法治建设
两年来,新疆公安机关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严格落实依法治疆方略,全面推动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专业化,大力推进法治公安建设,不断增强广大公安民警辅警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执法办案、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水平,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件事情处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截至2021年底,新疆县级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通过建立智能化管控系统,实现对执法办案全流程、全要素监督管理。
——部署上线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直报程序,强力支撑执法规范化建设,实现与检察院、法院跨部门网上案件协同办理,提升了依法依规常态化打击犯罪的质效。
——积极探索开展全区公安机关执法质量网上考核评议工作,进一步强化网上执法办案监督。今年3月,公安部法制局对新疆公安机关2021年度网上执法质量考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将新疆做法作为典型在全国推广。
——严格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办法》,防范打击暴恐活动,不断优化反恐维稳政策策略和方式方法,推动反恐维稳逐步实现法治化常态化专业化。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警务辅助人员管理条例》于2021年11月1日正式施行,明确了辅警法律地位、职责权限、职业保障、管理使用等方面的问题,填补了新疆辅警地方立法空白。
打造“平安新疆”靓丽名片
两年来,新疆公安机关充分运用科技信息化手段,依托反恐维稳现行机制,在织密平安建设立体防控网方面持续探索,创新打造智慧警务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稳定红利持续释放,全区各类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公共安全事件发案率大幅下降,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2021年,新疆公众安全感达99.14%,成为全国最安全的省区之一。

——大力开展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活动,织密社会面治安防控网,街面见警率、管事率和震慑力、掌控力显著提升。巴州、昌吉州、克拉玛依等地市40%以上小区实现可防性案件“零发案”。
——全力推动构建“全警反诈、全社会反诈”新格局,实现“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立案同比、环比双下降”目标。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4437余起,通过精准劝阻成功防止20354起电诈案件,有效避免经济损失11.03亿元。
——坚持“命案必破”,多措并举快侦快破现行命案、奋力攻克命案积案、积极防范命案发案。已连续六年实现现行命案破案率100%,位列全国第一。
——全面构建“六全”毒品治理体系,扎实开展禁毒系列专项行动。新疆禁毒工作群众满意度为98.94%,位列全国第五。
——扎实推进打击食品药品环境领域违法犯罪“昆仑”专项行动。破获食药环领域犯罪刑事案件2617起,最大限度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严厉打击各类突出经济犯罪,努力营造健康有序的营商环境。破获各类经济犯罪案件3285起,为国家和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3.39亿元。
全心全意服务群众
新疆公安机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把服务人民作为公安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大力整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社会治理隐患顽疾,持续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公安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先后出台服务群众提升效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多项措施,不断推出更多便民利民惠民举措。

——创新推出新疆公安机关便民利企新品牌“新疆公安微警务”,目前可提供治安、交管、边境管理等3类23项业务网上服务公安业务。截至目前,累计访问量已达167.2万人次,服务群众93947次;6类电子证照调阅使用655641次。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全区共有6个派出所被公安部命名为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30个派出所被公安厅命名为自治区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部署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区共制定便民利民举措2080项。各地公安机关纷纷上线公安微警务、网上一键通办小程序,极大简化和方便了群众办事流程。
——深化治安户籍管理“放管服”改革,将居民身份证申补领时限压缩至15天,特殊情况下,急需人员可实现7天办证;对老年人、残疾人和高考学生群体上门办证;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为疆外群众跨省办理身份证509387张。
——深化5批共54项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措施,全面提升网上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制定便利大型车安全检验等10项措施;全区新增临时停车路段280余条、停车泊位2万余个。
——持续深化公安出入境“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政务服务便利老年人办事服务,大力深化“互联网+出入境”应用。目前,已有2.6万人享受到免费照相便利,14.4万余人办理“三证同寄”业务,累计为群众节省邮寄费用288.4万余元。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特别是在近期全区重点区域静态管理措施实施期间,广大公安民警辅警坚守岗位、履职尽责,与辖区群众守望相助,全力维持社会秩序、保障防疫生产,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交口称赞。
——助力乡村振兴,常态化选派优秀民警参加“访惠聚”驻村和“第一书记”工作。仅自治区公安厅机关先后投入驻村工作专项经费1850余万元,引导爱心企业和人士捐赠项目、物品和资金价值2770余万元,帮助就业12637人。(通讯员:范光辉 姚乐乐)
【责任编辑:周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