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传媒网(田亚东)新疆电 提到零工,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马路零工”,他们在马路边等活,提供急需的瓦工、搬运工、木工等服务。如今,库尔勒市就业综合服务中心的建立让长年在路边蹲活的“马路零工”有了固定的休息场所,不仅让外来务工人员感受到城市的温度,同时搭建了务工人员与用工单位的双向互动平台。
9月2日,记者在位于天山街道的库尔勒市就业综合服务中心看到,不少务工人员或围坐在一起唠家常、打扑克,或两两结对打台球、打乒乓球等,就业综合服务大厅内,设置了人员登记、职业介绍、就业培训、社会保障、法律维权等8个窗口,务工人员进行信息登记,窗口人员根据务工人员需求向他们介绍用工信息。
来自莎车县的务工人员买买提尼亚孜·艾买尔在中心的推荐下,找到了建设高速公路围栏的工作,一米按六元计算工钱,干一个月至少能挣六七千,“这里环境好,活也好找,我们都很满意。”买买提尼亚孜·艾买尔说。
过去,库尔勒零散务工人员都聚集在气象局、团结市场、老街、客运站桥头等地的街边揽活,饱受风吹日晒,为了节省住宿费,甚至露宿街头,求职环境差。
喀什务工人员艾沙江·牙生平时接一些砸墙、搬沙子等工作,为了找活方便,长期在库尔勒市就业综合服务中心居住,一个月能挣到5000余元,“这里住宿便宜,一天10元,还可以洗澡,我以前在气象局附近找活,经常两三天等不到活,这里环境也好,吃饭也便宜,活也好找,太方便了。”艾沙江·牙生说。
记者在中心内的爱心餐厅看到,虽然早已过了饭点,依然有不少务工人员及周边市民前来吃饭,点10元一份的家常拌面或鸡肉拌面的人居多,天山街道电力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肖景麟向记者介绍说:“中心提供每天10—15元的住宿服务以外,还开设了爱心餐厅和平价超市,10元左右就能吃一顿可口的饭菜。外面卖2元一瓶的矿泉水在这里只需要1元,我们最大程度让利于务工人员,为他们做好服务和保障。”
今年以来,库尔勒市为了给农民工朋友们创造一个更好地招工用工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由第三方巴州客运总站牵头,投资近90万元在天山街道打造库尔勒市就业综合服务中心,占地6500平方米,院内设有两栋住宿楼,可同时容纳一千人住宿,还设有爱心餐厅、平价超市、警务室、就业综合服务大厅等,室外设置台球、乒乓球等娱乐设施。由天山街道党工委和电力社区党委属地管理,于6月14日正式投入运营以来,前来务工的人员从最初每天两三百人到现在已达到每天近七八百人,每天可成功解决就业500人左右。
库尔勒市就业综合服务中心的建立,搭建起了企业和求职者沟通的桥梁,很好地实现岗位供需的有效衔接,同时极大地改善了就业环境和过去“马路市场”的乱象,提高了就业的质量和效率,提升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同时也让城市的形象更为靓丽。(通讯员:马丽娟)
【责任编辑:周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