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传媒网(田亚东)新疆电 自年初发来,库尔勒市萨依巴格街道萨依巴格社区将“家文化”融入社区治理,积极践行党建引领、多方参与的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逐步建立起了“灯火味、人情味、市井味”交织的和谐大家园。
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家成员”。坚持党对社区治理的全面领导,推动辖区党员力量集聚、党建资源融合,通过“邻里节”“志愿集市”“小区议事亭”“周三人大代表、法官接待日”“周五社区主任院落接访日”等平台掌握居民需要,实行“社区吹哨、部门报道”“大党委”联席会,将居民需求与党组织供给相链接,凝聚“家成员”红色之力。以在职党员“双服务、双报到、双评议”机制为抓手,开展“党员结对暖心帮扶”“点亮微心愿”“银龄互助”等行动,通过关爱帮扶、精神慰藉、矛盾调解等形式,建立人与组织的连接,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转变。推行“红色物业贴心管家”项目,以活动把居民需求与物业服务精准对接,共同解决小区公共设施、环境脏乱差等“堵点”“难点”问题。
坚持多方参与,增添“家成员”。根据地域、居民、辖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等情况,调整优化网格设置,通过党组织共建联建、“专业律师+网格员+志愿者”法律顾问运行模式,整合党建、律师、司法、警察等力量下沉网格,推动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社区服务,逐步形成治理“一盘棋”。创新建立社区与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区单位联动机制,挖掘有情怀、有能力的居民充实社区“自治能人”“文艺达人”等本土人才志愿者助力社区治理,点燃居民主人翁意识,建立人与人的连接,实现从“我”到“我们”的转变,搭建起“群众自治圈”“社区共治圈”。
坚持居民自治,带动“家成员”。聚焦推动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回归本位,优化《萨依巴格社区协商议事规则》《萨依巴格社区协商议事流程图》,建立人与事的连接,让居民在家门口共商共议上下水管道改造、私家车停放、物业服务收费等问题,潜移默化地形成一套居民共同处理问题、创造公共福祉的行为机制,让群众事好办、难好解、情更切。围绕“四条主线”(爱在邻里、家在小区、爱在社区、爱在我家),通过理论宣讲、文化文艺、卫生环保等8类23支志愿服务队、“警社司法律+N”矛盾调解队、“小巴扎”普法宣传队、“蒲公英”法治小分队等特色队伍,开展结对帮扶、法治宣传、文明行动等活动,让自己人管自己人、管自己事,实现社区治理的美好愿景。(通讯员:葛会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