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 > 地方产经 >正文 当前位置: 地方产经

库尔勒市:搞懂牛经济 “犇”向致富路

来源:中国国际新闻传媒网    时间:2023-11-27
字体:

  中国国际新闻传媒网(田亚东)新疆电    近日,走进库尔勒市英下乡其兰巴克村养殖户玉苏甫·买买提家的牛棚里,数百头肉牛正在惬意地晒着太阳,个个毛色漂亮、膘肥体壮。牛棚里,一排排整齐划一的肉牛正在悠闲地吃着草料。

玉苏甫·买买提和父亲一边喂牛一边给记者讲起了他的养殖历程,据他介绍,他从2014年开始和自己的父亲学习养牛技术,从2018年的100头牛发展到现在存栏200头,每年产值可达30余万元。

“今年9月份我买了5头肉牛,195头牦牛,到明年的2月就可以出售了,有很多本地和疆外的老板会提前给我们打电话预定,完全不用愁销路,养牛也让我们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明年我们还会继续扩大养殖规模。”玉苏甫·买买提说。

  为了满足200头牛每日所需要养分,合理确保每头牛每天各种饲料的给量,他专门购入全混日粮搅拌机和多功能饲料混合机,将各个饲料原料进行有效搅拌混合,保证饲料均匀满足每头牛生长发育所需。

  此外,英下乡围绕养殖产生的大量牛粪,通过把粪污制肥还田利用,推动种养业结合,促进产业有效融合发展,逐渐形成“种植+养牛+制肥”生态环保循环产业链,为全乡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提供更多可行性方案。

玉苏甫·买买提说:“200头牛每日所需饲喂量在2吨左右,草料主要是玉米、麸皮、棉粕等原料的混合物,每半个月还能产出10多吨牛粪,我们把这些牛粪售卖给周边的农户用于果园施肥,大概能卖1300元。”

吐尔逊·吾甫也是其兰巴克村的养牛户,和玉苏甫·买买提不同,他今年养殖了12头奶牛。“目前,我们家有5头牛可以产奶,上午、下午各产一次,5头牛日产奶量达70公斤左右,我们会把这些鲜奶送到喀尔巴格村酸奶厂,每天都有200元左右的纯收入。”吐尔逊·吾甫说。

英下乡紧紧抓住产业发展的“牛鼻子”,据统计,截至今年,全乡共有牛养殖户154户,养殖种类有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土牛等,年出栏量达8000头,存栏3667头。

“近年来,我们坚持把抓好产业振兴、推动产业兴旺作为首要任务,培育壮大牛产业,带领群众搞懂‘牛经济’,不断形成优势突出、带动力强的特色主导产业,有力拓宽了村集体和村民的增收渠道。今后,英下乡会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养牛产业发展振兴,帮助大家‘犇’向致富路。”英下乡副乡长孟海洋说。(通讯员:刘茜琳 王红祥)